Project Introduction
秦皇岛港地处渤海之滨,扼东北、华北之咽喉,是我国北方著名的天然不冻港。这里海岸曲折、港阔水深,风平浪静,泥沙淤积很少,万吨货轮可自由出入。
秦皇岛港自清末就承担着能源输出的重要经济职能,是解放以来为新中国贡献巨大力量的现代化国际大港。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2018年是秦皇岛港建港120周年。
Great power craftsmen
浙江省慈溪市人,港口和海岸工程专家。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工程系水道和港口工程专业,1979 ~1981年在荷兰代尔夫特(Delft)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进修海岸工程。长期从事港口和海岸工程设计工作,完成设计及研究100多项,其中有国家重点及大中型项目40多项。曾在国内外用中英文发表论著约百篇。在荷兰进修期间提出的直立式防波堤前海底冲刷的计算方法,1998年被纳入交通部《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2003年被收入美国《海岸工程手册》。主编《海港水文》规范,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Engineering Events
秦皇岛港建港120周年。
秦皇岛港货物吞吐量为2.38亿吨,同比增长32.3%,比去年同期增长59.4个百分点;集装箱吞吐量为55.9万箱,增长8.5%。
河北省委常委会,先后审议并原则通过《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方案》,并将其列为河北省政府六大工程之一,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设计能力达5000万吨的煤五期工程顺利投产,该码头工艺流程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堪称世界一流,煤五期码头投产使秦皇岛港煤炭运输能力达到1.93亿吨。
该港煤炭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经过几年努力,于2006年,煤炭吞吐量突破2亿吨,2009年完成煤炭吞吐量2.06亿吨。
年吞吐量3000万吨的煤四期码头建成投产。与此同时,国家先后投资60多亿元,建成了秦皇岛至“煤都”大同的运煤铁路专线。这样,就形成了以秦皇岛港为枢纽和龙头的、我国北煤南运系统工程。
又建成了年吞吐量为3000万吨的煤三期码头,使秦港一举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中转码头。
建成了年吞吐量为2000万吨的煤二期码头。
与京秦铁路相配套的秦皇岛港煤码头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形成了晋煤外运、北煤南运的一条水上大通道。
秦皇岛港自己建设的八、九号码头竣工投产,这是港口解放后建设的第一座煤炭码头。
秦皇岛港开港,开港不久即成为开滦煤矿的主要出海口。
Engineering parameters
秦皇岛港是目前中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也是我国主要对外贸易综合性国际港口之一。煤炭输出量约占全国沿海煤炭输出量的70%以上,在保证我国北煤南运和煤炭外贸出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港口现有陆域9平方公里,港口水域61平方公里,锚地54平方公里,港口岸线6275米,其中生产用码头岸线总长5516米。港口所属共6个装卸公司,分布在东西两港区。
目前,港口生产泊位总数已达到2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1.2亿吨。港口锚地分为东锚地、西锚地、油轮锚地3处。锚地与码头的距离为3到7海里。锚地底质为泥沙,水域广阔,水深条件可满足本港作业各吨级船舶锚泊要求。
全港共有5条航道:
西航道:方位130°~310°,水深11米,宽100米,进入甲、乙、丙、丁等码头作业的船舶,经由此进出港;
老航道:方位172°~352°,水深9米,宽100米,是大小码头的通道;
东航道:方位191°~101°,宽120米,使用水深13米,是煤一、二、三期各码头和油码头配套航道;
煤三期码头航道:方位215°~035°,宽120米,水深13米,进出煤三期码头船舶经此航道与东航道相通;
主航道:方位160°~340°,宽120米,水深13米,东港区5万吨级重载船舶进出港均经由东航道与主航道相连。港口码头航道设施具备3万吨级杂货船和5万吨级散货船(煤、油)的通航条件。港口航道和港池内共设置浮标31个,岸上导航叠标5组。现全港仓库、场地面积143万平方米,堆存容量373万吨。
港口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34台,其中煤一期13台(含翻车机3台、堆料机3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3台)、煤二期11台(含翻车机2台、堆料机3台、取料机4台、装船机2台)、煤三期10台(含翻车机2台、堆料机2台、取料机3台、装船机3台)。煤三期的各种机构设备功能最大,其中翻车机每台时4800吨,堆料机每台时4800吨,取料机每台时6000吨,装船机每台时6000吨。 港区铁路线路总长167公里,共设置10个分区调车场。港口辅助工作船舶17艘,功率3.01万千瓦,其中拖船12艘,2.67万千瓦。
Engineering graphics
News reports
Engineering video
Related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