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简介

    Project Introduction

    南沙大桥,原称虎门二桥,是中国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沙田镇的过江通道,位于珠江主干流之上,为广龙高速公路(原番莞高速公路)的西端部分;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珠江三角洲又一座世界级超级工程。

    南沙大桥于2013年12月28日动工建设,2018年11月20日完成合龙,2019年4月2日建成通车。

    南沙大桥西起广州市东涌立交,上跨狮子洋入海口,东至东莞市沙田立交;大桥全长12.891千米;桥面为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11.8亿元。

    2019年3月31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经有关管理部门同意,将原虎门二桥项目总体命名为“南沙大桥”。

    工程大事记

    Engineering Events

    技术突破

    Technical breakthrough

    技术难题

    南沙大桥需要在珠江入海口上方同时建设两座超千米级单跨的悬索桥,主塔高度相当于90层楼建筑;主桥下方是两条船舶密集的航道;整个桥梁建筑规模创下中国国内桥梁多项记录,工程生产施工复杂程度极高。

    南沙大桥最大建设特点是采用“短线匹配法”工艺,将世界级工程搬上流水线,实现全桥节段箱梁的装配化预制拼装施工。大桥海鸥岛段线形很复杂,中引桥部分需在250米范围内将桥梁的横坡从2%变化到-3%。对于20米宽箱梁而言,每1%的变化是20厘米的相对高差,即整座大桥设计线形是肉眼可见的一种空间扭曲状,如一条游龙。这种曲线设计使拼装成桥的每一块节段箱梁都是不规则的,“短线匹配法”及其整个生产链技术整合可消除其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南沙大桥墩顶节段梁包含横隔梁,如果整个箱梁构件采用一体式的方法预制,其重量将超过300吨,在陆地上用汽车吊进行墩顶梁的吊装风险过高;建设方采用“空心式墩顶块”方案,在工厂完成墩顶节段梁外壳预制,吊装至墩顶后再浇筑外壳填充部分的混凝土。

    南沙大桥坭洲水道桥位于珠江主航道,过往船只川流不息,附近船厂、码头众多,距离上游50万伏高压电塔不足200米,施工环境复杂,且需要多种机械设备联合作业,安全风险大。建设方采用“拖轮分段牵引,江中平驳对接,绳索一次转换”方案完成先导索过江。 

    全桥钢铺装面积达13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热拌环氧沥青铺装面积最大的工程,热拌环氧沥青铺装工艺及技术要求苛刻,包括“四大结构层、六道工序”,单层累积作业面积达78万平方米,相当于110个足球场。

    南沙东涌互通枢纽立交桥工程是南沙大桥全桥段的起点,需要8次跨越既有高速公路、6跨高压油气管线、5跨地铁、地下有3条高压油气管线、1穿既有高速公路、1穿高速铁路以及有11处万伏以上高压线,简称“86531111”工程。 其中,东涌互通A匝道6-8#墩因上跨广州地铁4号线以及3条高压油气管线,该段钢箱梁曲线半径小、桥面纵坡和横坡大,拼装节段和到位阶段梁段的前后高差达6.1米,落梁高度达1.6米。施工时既要保证地铁线的正常运营,又要克服无法在高压油气管线上方吊装施工的难题。

    工程参数

    Engineering parameters

    工程图片

    Engineering graphics

    < >

    新闻报道

    News reports

    虎门二桥更名南沙大桥通车

    南沙大桥由广东省交通集团投资建设,全长12.89公里,双向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100公里每小时,设计使用寿命100年。

    南沙大桥成国内首座5G覆盖特大桥

    南沙大桥(原虎门二桥)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建世界级跨江特大桥,总长度12.89公里,全线桥梁,桥梁宽度40.5米,是世界上跨径最大的钢箱梁悬索桥。

    南沙大桥正式通车 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再进一步

    4月2日中午,南沙大桥(虎门二桥项目)正式通车。广东省交通集团相关人士在通车仪式上介绍,2018年,广东全省高速路突破9000公里大关,今年南沙大桥建成通车,更是落实大湾区规划的开篇之作。

    工程视频

    Engineering video

    相关文献

    Related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