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Introduction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于2019年7月交付使用。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填补了中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它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能以2—3节的航速在冰厚1.5米+雪厚0.2米的条件下连续破冰航行,可实现极区原地360°自由转动,并突破极区20米当年冰冰脊。并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在极地冰区海洋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化学、生物多样性调查等科学考察。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被分解为114个分段分别建造,然后合成11个大分段,最终合拢拼装。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项目采用资源管理系统,对项目预算、采购程序、合同管理、经费使用等进行全方位管控,特别是采用电脑建模方式,先根据基本设计图纸完成全船建模,然后根据详细设计进行修改,尽量提前解决连续建造阶段可能遇到的各种工艺问题,减少浪费和返工,建造速度大大加快。
“雪龙2”号是中国继“向阳红10”号、“极地”号和“雪龙”号之后的第4艘极地科考船,也是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船长122.5米,型宽22.32米,吃水7.85米,排水量13996吨,航速12至15节。船上可搭载科考人员和船员共90人,续航力为2万海里,自持力在额定人员编制情况下可达60天。能全球无限航区航行。
该船装备有国际先进的海洋调查和观测设备,能实现科考系统的高度集成和自洽。该船还是一艘智能化船舶,能实现船舶和科考的智能化运行和辅助决策,并搭载一架莱奥纳多AW169型直升机,具备出色的应急及保障支撑能力。
2019年11月,被评为第二届优秀海洋工程。
2020年12月,“雪龙2”号船员班组获得上海市委、市政府授予上海市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5月,获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Engineering Events
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第二批队员101人随“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长城站等地执行科考任务。
“雪龙2”船返回上海基地码头,标志着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本次考察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北极生态环境,在北极公海区域采取走航观测、断面调查等方式,顺利完成海洋、生态等综合观测,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
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船从上海出发,执行科学考察任务。这是“雪龙2”船继顺利完成南极首航后,首次承担北极科学考察任务。
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已返回上海国内基地码头,此次南极考察队共有394人组成,历时198天,两船行程共7万余海里,完成南极陆地科学考察与工程技术维护以及相关海域调查等62项既定任务。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在“雪龙2”号上释放了第一个探空气球。科考队员将在在穿越西风带期间保持每天释放4个、每次间隔6小时,持续释放6天,以探测不同高度的气温、风速、风向、气压和湿度等气象要素。南大洋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西风带则是南大洋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
“雪龙2”号协助“雪龙”号完成在中山站卸货等任务后,启程前往了位于宇航员海进行大洋科考。
“雪龙”号与“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中山站固定冰外缘,相距约500米。计划从“雪龙”号船上卸下的1450吨物资中,已运达中山站和内陆出发基地的物资达1253.9吨,其中直升机吊运466.4吨,雪地车运输787.5吨。
“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完成了中山站附近的航道破冰,以连续破冰和冲撞破冰的方式,为“雪龙”号海冰卸货开辟了一段约14海里(1海里约合1.85公里)的冰上航道。“雪龙”号沿着这段冰上航道,到达更靠近中山站的预定卸货点,冰面雪地车运输和空中直升机吊运等南极冰上联合卸货全面展开。
“雪龙2”号及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队队员,抵达深圳蛇口邮轮母港CR2码头,参加于14日开幕的2019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雪龙2”号在深圳期间于10月14日全天和10月15日上午举办公众开放日、科考队员进校园“开讲”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10月15日下午,“雪龙2”号船还将举行首航活动,从深圳出发奔赴南极,开启“雪龙2”号船首次出征暨执行国家第36次南极科考任务。
驶往北冰洋,执行中国北极科考任务。
“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正式交付使用。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将完成“雪龙2号”的建造,并开始进行南北极试航。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下水,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开始连续建造。
新建极地破冰船在江南造船(集团)举行开工点火仪式。
Engineering parameters
基本设计由国外完成,国内设计院、船级社、船企负责详细设计、施工设计、建造工艺等的优化、审核。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不断优化与细化设计,完成了详细设计和审图、建造工艺制定、关键技术攻关、科考设备采购等各项准备工作。
“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建造工程由自然资源部所属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八研究所设计、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建造。
“雪龙2”号设计船长122.5米,船宽22.3米,船深11.8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约13990吨,装载能力约4500吨,航速12节~15节;结构强度满足PC3要求,具备艏艉双向破冰能力,艏向能在覆盖有0.2米厚积雪的1.5米厚冰层上以2~3节的速度连续破冰航行;装载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和DP-2动力定位系统;船上可搭载科考人员和船员共90人,续航力为2万海里,自持力在额定人员编制情况下可达60天。
Engineering graphics
News reports
Related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