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龙;“闹”海
日前,我国大洋科考功勋船——“大洋一号”船,搭载着自主研发的“海龙”和“潜龙”潜水器完成了一次为期45天的综合海试任务。“海龙”系列潜水器在A航段中共完成8次下潜,各项参数达到设计标准;“潜龙三号”在B航段共下潜4次,下潜成功率百分之百。

而说到深潜探测器,那就不得不提及我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诞生以来,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世界99.8%以上深海出作业的能力。2014年时,“蛟龙”号还曾远赴印度洋下潜。

在“蛟龙”号之后,我国还陆续研发出了“潜龙”无人无缆深潜器和“海龙”号无人遥控潜水器。
所以今天,车少为各位车友们简要介绍一下我国的“蛟龙”、“海龙”和“潜龙”。
蛟龙号
▼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设计最大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海龙2号
▼

此机器人在空气中重量为3.45吨(包括有效荷载),主体尺寸为3.17米长、1.81米宽、2.24米高,由水下机器人本体、中继器、脐带缆、脐带绞车、A字架、止荡器、操纵控制台以及动力站等多个子系统组成。
主要应用于3500米深度以内的大洋海底调查活动,包括海底热液矿物取样、大洋深海生物基因和极端微生物的研究以及探索人类起源的秘密等。
潜龙号
▼

潜龙一号,外形是一个长4.6米、直径0.8米、重1500公斤的回转体,最大工作水深6000米,巡航速度2节,最大续航能力24小时,配有浅地层剖面仪等探测设备。"潜龙一号"可完成海底微地形地貌精细探测、底质判断、海底水文参数测量和海底多金属结核丰度测定等任务。
潜龙二号
▼

三个定位不同的深潜器,在2019年有望实现“三龙”聚首。协同作业将会成为深海探测的“标配”
据业内人士预计,一船同时带“海龙”“潜龙”出海的航次安排会在2019年出现。

而“蛟龙”号新母船等新型深海科考平台一旦建成使用,我国将可实现“三龙”协同全天候作业,提高航次综合效益,构建起以任务为导向的协同作业与互助机制。

未来‘三龙’的协同作战可表现为,用‘潜龙’号进行大范围搜寻,发现疑似目标后,派‘蛟龙’号或‘海龙’号定点精细作业,确认后进行打捞。
中国深海探测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日前,我国大洋科考功勋船——“大洋一号”船,搭载着自主研发的“海龙”和“潜龙”潜水器完成了一次为期45天的综合海试任务。“海龙”系列潜水器在A航段中共完成8次下潜,各项参数达到设计标准;“潜龙三号”在B航段共下潜4次,下潜成功率百分之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