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简介

    Project Introduction

    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全长8.695公里,从厦门本岛到达对岸的大陆端,比原来整整节省了82分钟及以上,2010年4月26日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车,双向六车道的厦门翔安海底隧道通道是厦门半岛第五条出入岛通道,兼具公路和城市道路双重功能,它的建成通车使厦门出入岛形成了从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体交通格局。

    工程大事记

    Engineering Events

    技术突破

    Technical breakthrough

    技术突破

    翔安隧道工程的实施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工程经验少、技术难度高、施工风险大、社会影响大等特点。施工过程主要有三大技术难关:一是陆域全强风化地段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二是浅滩段透水砂层施工;三是海底风化深槽施工。翔安隧道建设者告诉记者,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拥有数项世界罕见难题——世界上覆盖层最浅的海底隧道,最薄处5.7米;行车主洞开挖断面面积达170.7平方米,在世界海底隧道建设史上尚属首例;软弱围岩(俗称烂泥巴)、富水砂层、风化槽群(囊)这些不良地质段规模之大也为世界罕见。

    为攻克这些世界级难题,建设者们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地质超前预报,使用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办法,因地制宜,安全稳步推进隧道建设。他们采购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RPD180C多功能钻机,秉承“有险必探、无险也探、先探后干”的原则,确保建设的每一步都心中有数;他们创新性地改造了传统CRD施工作业法,在软弱围岩中连续月掘进速度超过60米,最高值达73米,创造了同等地质条件下世界特大断面海底隧道施工进度纪录;他们采用“地下连续墙井点降水”法,成功穿越630多米的富水砂层;用“全断面帷幕注浆技术”和“注浆小导管技术”,克制了强风化槽的肆虐。

    工程参数

    Engineering parameters

    社会效益

    Social benefits

    一、促进区域统筹发展

    翔安海底隧道使厦门交通形成了从海上到海底的全天候立体交通格局,打破了厦门城市东扩的交通“瓶颈”,促进厦门市“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也为厦门乃至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自主设计的海底隧道

    翔安隧道不仅是中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也是第一条由国内专家自行设计的海底隧道,主线设计时速为80公里。它作为厦门的第四条进出岛通道,上承国道、省道,下接城市区域路网,与厦门岛北面的厦门大桥、集美大桥、西面的海沧大桥一起构成四条连接大陆的路网格局。

    三、提升城市国际化发展进程

    翔安隧道建成后,翔安区到岛内两地间将缩短50公里的路程,建成后厦门岛到翔安只需15分钟。厦门海底隧道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对于提升厦门的城市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大大改善厦门市的投资环境,加快厦门国际化港口建设步伐,都将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工程图片

    Engineering graphics

    < >

    新闻报道

    News reports

    上天入海!海沧隧道预计2019年完成 长度超翔安隧道

      重磅消息   咱们厦门人关心的   海沧隧道工程   又有新进展啦!!!   原来昨日   记者从建设单位厦门路桥获悉   自2016年3月开工以来   第二西通道工程量已完成42%   隧道主体土建工程计划在2...

    厦门海沧海底隧道年底挺进海域段施工 2020年将建成

    厦门海沧海底隧道年底挺进海域段施工 2020年将建成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底隧道?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底隧道?,你可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底隧道?世界范围内,海底隧道的建设始于上世纪的40年代,1942年日本在关门海峡修建了第一条海底隧道,然而,人类建海底隧道的梦想和尝试却比

    相关文献

    Related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