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Introduction
青岛海湾大桥又称胶州湾跨海大桥,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特大跨海大桥。
青岛海湾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2青兰高速公路的起点段,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上框架的组成部分,是青岛市规划的胶州湾东西两岸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
Engineering Events
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大沽河航道桥青岛侧钢箱梁全部安装完成。
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工程启动仪式在胶州湾产业新区举行。
海湾大桥红岛海上互通立交桥主体建设完工。此时,海湾大桥的上部结构已经完成了67%,下部结构完成了98% 。
青岛海湾大桥累计完成钻孔灌注桩5110根,承台1103个,墩身1691个,预制箱梁431片,现浇箱梁311孔,安装箱梁376片。
青岛海湾大桥第一高塔——大沽河航道桥主塔顺利封顶。
成功浇筑第一根钻孔灌注桩。
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项目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讨论。
根据国家要求,青岛市正式将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核准。
山东省发改委在青主持召开了“国家重点公路青岛-红石崖辅线青黄高架路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
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听取了市交通委关于青黄高架路有关情况的汇报,并同意按规划路线方案启动国家重点公路青岛-红石崖辅线青黄高架路-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项目;
青岛市政府首次组织海上通道方案专家论证会,形成“南隧北桥、先桥后隧”的结论。
Engineering parameters
青岛海湾大桥,东起青岛市崂山区海尔路入口处,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一期工程) 路线全长新建里程28.047 公里(二期工程12公里)。 其中海上段长度25.171 公里,青岛侧接线 749 米 、黄岛侧接线 827米 、红岛连接线长 1.3 公里。工程概算投资 90.4 亿元。整个海湾大桥工程包括沧口、红岛和大沽河航道桥、海上非通航孔桥和路上引桥、黄岛两岸接线工程和红岛连接线工程,李村河互通、红岛互通以及青岛、红岛和黄岛三个主线收费站及管理设施。
该项目是中国国有独资单一企业投资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中国北方冰冻海区域首座特大型桥梁集群工程,加上引桥和连接线,总体规模曾为世界第一大桥。
青岛海湾大桥项目经营期25年,经营期满项目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全部转移给青岛市人民政府。项目经营期内,预计海湾大桥的汽车交通量:2010年为30849辆/日、2015年为45136辆/日、2020年为58888辆/日、2029年为77795辆/日。
Social benefits
青岛和黄岛之间,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胶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之前一直靠轮渡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相连。轮渡受运输能力、气候条件制约较大,每天仅能有千余辆客货车通行;项目建设将青、红、黄三岛便捷地联系在一起,缓解交通压力。
产业布局情况看,以老市区为中心的东海岸地区空间范围狭小,城市空间向东部已几乎没有拓展的余地。伴随港口西移的经济中心西移已势在必行。青岛海湾大桥的建设将“青—红—黄”三岛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极大促进了青岛市“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琅琊台风景区的网站里,早已把“海湾大桥建成后,”30分钟到市区”的招牌挂了起来。周边像琅琊台这样等着海湾大桥带来“实惠”的风景区不在少数。项目的建成,既有利于释放东部旅游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也能将老城区连片的海滨度假区和黄岛区的薛家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连为一体,大大推进青岛市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一个青岛旅游的“包围圈”。
Engineering graphics
News reports
Engineering video
Related literature